- 春去極晚,夏來極遲?
- www.nhnews.com.cn 寧海新聞網 2022年05月18日 08:56:28
-
(民生熱點)
記者胡琦通訊員陳可昕
從短袖到夾克衫,亂穿衣是時下街頭常見的景象!拔逡弧奔倨谶^后,不少人以為可以直接短袖入夏,想不到長袖外套又穿回來了。受冷空氣影響,5月16日、17日的最低氣溫只有12~13℃,不少網友紛紛調侃:“3月熱得不像話,5月凍得找媽媽!
這個春天,有點冷
據氣象部門數據顯示,今年5月11日—14日,寧海平均氣溫只有18.3℃,較常年平均20.4℃低了2.1℃。這個“冷漠”的春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我們回到3月,就不難發現那時很熱。今年3月,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暖3月。
這個春天怎么了?特別是過了立夏后的最近這段時間,跌宕起伏的冷暖變化成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眼下都已經是5月中旬,距離常年平均入夏時間(5月25日)不到10天,氣溫怎么還這么不靠譜?從氣象記錄來看,這樣的偏暖和偏冷,實屬歷史同期少見。
據國家氣候中心數據,4月以來我國冷暖起伏顯著,尤其京津冀地區,氣溫波動幅度之大,歷史同期第二。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春季是過渡季節,氣溫本就波動明顯,今年又疊加了“拉尼娜”的背景。
冷暖起伏,為哪般
相比全國其他地方,我們經歷的冷暖“隨機切換”還真不算什么。來自國家氣候中心的消息,今年在“拉尼娜”背景下,4月以來有6次冷空氣頻繁影響我國,導致多地發生極端降溫事件?v使4月以來我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六高,但由于氣溫起伏程度大,特別是京津冀地區多次都是降溫的中心區域,氣溫波動幅度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大,冷暖起伏特征尤為突出。
據了解,近期我國中東部冷暖起伏大主要還是受到大氣環流階段性波動和熱帶海溫異常的影響。尤其是拉尼娜背景下歐亞中高緯環流經向度大且階段性波動明顯,這為冷空氣頻繁影響我國提供了有利的氣候背景條件。
話又說回來,有句民諺叫“吃過端午粽,還要凍三凍”,意思就是即便過了端午節,氣溫回升,仍不排除冷空氣影響的可能性。
這個春天,有點長
可以說今年的入夏進程,一直被狂刷存在感的冷空氣打斷。入夏入不了,春天就延長了。今年寧海2月28日入春,這樣算起來,這個春天已經待機了兩個半月。
有人常覺得寧海的春天偏短,不過,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過去十年的氣象資料中,春天不僅沒有短,反而變得越來越長。像去年寧海的春天就有78天,可以說是很長。只是,寧海春天太過善變,氣溫上躥下跳,一會兒熱得像初夏,一會兒冷得像深秋,有時一天可以穿越四季。所以,在大家的感受中,春和景明、溫暖舒適的日子比較少。
數數日子,今年寧海的夏天會遲到嗎?氣象部門專家表示,寧海常年平均是5月25日入夏,近幾年入夏都蠻早。目前看,本周入夏的可能性比較小,氣溫回升還不夠明顯。我們就在涼涼的春天中,一起等待夏天到來吧。
- 責任編輯: 林琪 稿源: 寧海新聞網